胆管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胆管系统中,包括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增加,预后不佳。因此,胆管癌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当患者遇到急性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加剧、胆管炎或胆汁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及时有效的初步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胆管癌导致的黄疸加剧是患者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黏膜、巩膜出现黄染的症状。胆管癌患者黄疸加剧时,首要任务是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胆红素水平检测等,以判断黄疸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初步处理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给予利胆药物等,同时应尽快安排患者住院,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以缓解胆道梗阻。此外,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胆汁泄漏是胆管癌患者可能出现的另一种紧急情况。胆汁泄漏可能导致胆汁积聚在腹腔内,引起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现胆汁泄漏的迹象,如腹痛、发热、腹部压痛等,应立即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扫描,以确定泄漏的位置和范围。初步应对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以及充分补液,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变化。在稳定患者状况后,应尽快安排手术治疗,修复胆管损伤并引流胆汁。对于部分无法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或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以缓解胆汁泄漏引起的症状。
胆管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胆管炎等并发症。胆管炎是由于胆道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胆管炎症。患者可表现为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对于胆管炎患者,除抗感染治疗外,还应积极解除胆道梗阻,如行ERCP或PTCD等。对于合并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以维持循环稳定。
胆管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外科、内科、放射科、肿瘤科等多个领域。手术切除是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方法,但因胆管癌的侵袭性及晚期诊断的特点,许多患者无法接受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胆管癌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疼痛管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总之,胆管癌患者的急救技能并非针对胆管癌本身,而是针对可能遇到的紧急并发症。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充分了解胆管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潜在风险,掌握黄疸加剧、胆汁泄漏、胆管炎等并发症的初步应对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患者应定期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降低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考虑行预防性胆道引流,以减少急性胆道梗阻的发生。此外,对于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还应注意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可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聂世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