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化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策略,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详细阐述转化治疗的概念、实施步骤及对肝癌患者的意义。
转化治疗是指通过特定的干预措施,将原本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转变为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这种治疗策略的实施,基于肝癌的围术期治疗原则,即围绕手术全过程的治疗措施,旨在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围术期治疗主要包括新辅助治疗、术中相关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在手术前进行,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控制潜在的微转移,以及增加手术的可切除性。对于存在微血管侵犯、肉眼癌栓、多发肿瘤、卫星结节等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患者,新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为手术创造条件。
术中相关治疗则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包括术中超声检查、术中射频消融等措施,以确保彻底清除肿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辅助治疗在手术后进行,目的是消灭残余的微小病灶,防止复发。治疗方式依据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分子分型等综合判定,可能包括局部治疗(如经动脉介入、放疗等)和系统性药物治疗。这一阶段的治疗对于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转化治疗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多学科团队(MDT)的协作。团队成员包括外科、介入科、放疗科、肿瘤内科、感染科或肝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共同决策治疗方案,确保个体化和最优化。外科负责判断手术时机、实施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肿瘤内科则负责转化及围手术期的系统抗肿瘤治疗。
对于转化治疗,其干预手段包括有功能的剩余肝脏体积(FLR)转化和肿瘤学转化。FLR转化旨在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增加剩余肝脏的体积,以满足术后肝功能的需求;肿瘤学转化则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缩小肿瘤体积,使其达到可手术切除的标准。
综上所述,肝癌围术期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强调个体化治疗策略,旨在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转化治疗作为围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原本不适合手术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转化治疗将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