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ICIs的使用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甲状腺功能障碍与ICIs治疗的调整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甲状腺功能障碍是ICIs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体重增加、心悸、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大多数甲状腺功能障碍不需要停用ICIs,而是可以通过补充甲状腺素来管理。甲状腺素补充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维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保证治疗的连续性[1]。
在处理甲状腺功能障碍时,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1级)的患者,通常无症状,可以继续接受ICIs治疗。然而,对于中度至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2~3级)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患者,则需要暂停ICIs治疗,并给予甲状腺激素补充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2]。对于更为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亢(4级)患者,需要永久停用ICIs,并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处理,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甲状腺危象、心力衰竭等,需要紧急处理。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中,监测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常规监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和胸部CT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ICIs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3]。对于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建议每3个月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除了甲状腺功能监测外,还需要关注其他ICIs相关的副作用,如皮肤毒性、胃肠道毒性、肺毒性等。这些副作用可能需要调整ICIs的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对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可能需要永久停用ICIs,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进展、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反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因此,对于甲状腺功能障碍与ICIs治疗的调整,应严格遵循医学指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总之,在甲状腺癌的ICIs治疗中,甲状腺功能障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成功率。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定期检查和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ICIs治疗的优势,为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侯艳林
孟州复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