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阐述肝癌早诊早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和筛查策略,降低肝癌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肝癌隐匿性强:早期发现困难
肝癌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这使得早期发现和治疗变得尤为困难,但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晚期治疗难度大:生存率显著降低
晚期肝癌的治疗难度大,生存率显著降低。相比之下,早期肝癌通过手术、消融等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60%-70%。这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和更好的预后。
高危人群比例高:中国肝癌高发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约80%的肝癌与乙肝、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相关。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建议
以下是肝癌高危人群的特征,建议这些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 乙肝或丙肝感染者(尤其是未规范治疗者); - 肝硬化患者(任何病因,如酒精性、脂肪性、病毒性肝硬化); - 有肝癌家族史(直系亲属患病风险增加); - 长期酗酒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SH进展为肝硬化); - 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如食用霉变食物); - 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年龄相关风险升高)。
肝癌早筛的“黄金组合”
肝癌早筛的“黄金组合”包括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增强CT/MRI。超声检查是首选,因为它无创、经济、易操作,可以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肝脏肿块。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约30%患者AFP不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增强CT/MRI用于对超声可疑病灶进一步明确诊断,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血管侵犯。
警惕肝癌早期的“小信号”
肝癌早期可能无症状,但若出现以下表现,需立即就医: -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 不明原因消瘦、乏力、食欲下降; - 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 - 腹胀、下肢水肿(可能提示腹水)。
预防肝癌,从日常做起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感染是降低肝癌风险的关键。
规范治疗肝病:乙肝/丙肝患者需遵医嘱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定期随访。
戒酒限酒:酒精是肝癌的“催化剂”,长期酗酒者风险增加数倍。
远离霉变食物:避免黄曲霉毒素(常见于发霉花生、玉米)。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脂肪肝。
行动起来,别让肝癌“沉默”
肝癌虽凶险,但早诊早筛能显著改善预后。高危人群应立即制定筛查计划,并坚持定期复查。普通人群也应关注肝脏健康,体检时加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若筛查发现异常,请到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切勿拖延!
早一步发现,多一份希望!分享这篇文章给身边的人,共同守护肝脏健康。(注:本文内容参考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及权威医学共识,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谢东诚
揭阳市慈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