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即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由于肠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患者往往容易忽视,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公众对肠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肠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肠癌早期的警示信号,帮助公众提高警惕,降低患病风险。
腹痛与不适是肠癌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隐痛或不适,尤其是在肚脐周围区域。这种痛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或绞痛,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痛感可能会逐渐加剧。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消化不良、肠胃炎等常见疾病,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当腹痛持续不消,且无明显诱因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腹部超声、CT扫描或内窥镜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肠癌的可能性。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肠癌另一个重要的早期警示。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或者排便频率明显增加。这种改变可能与肿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有关,导致肠道运动异常。需要注意的是,排便习惯的改变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但若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明显原因,应考虑肠癌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肠道健康状况。
除了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外,肠癌早期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如便血、黑便、贫血、体重下降、乏力等。便血和黑便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引起的,而贫血、体重下降和乏力则可能与慢性出血和肿瘤消耗有关。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检查。
肠癌的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肥胖、吸烟、饮酒等。年龄是肠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显著增加。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肠癌患者,其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红肉摄入,低纤维摄入,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肠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总之,肠癌的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通过关注身体的微小变化,并及时就医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腹痛、便秘与腹泻、便血等临床症状可能提示肠癌的存在。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不应忽视,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通过提高公众对于肠癌早期症状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抗这一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预防肠癌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宋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