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 CCA)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肝癌的10%-20%。胆管细胞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和肝外胆管细胞癌,其中iCCA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0%。本文主要介绍胆管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指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胆管细胞癌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胆管细胞癌的类型及诊断要点 胆管细胞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起源于肝细胞,占肝癌的75%-85%,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2)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A):起源于肝内胆管,占肝癌的10%-20%,预后较差。 3) 混合型肝癌:同时含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成分,占肝癌的5%-10%。
胆管细胞癌的诊断要点包括: 1)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PET-CT等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对肿瘤进行定性、定位和分期。 2) 血清标志物:AFP、CEA、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但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3) 组织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 胆管细胞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包括: 1) CA19-9:胆管细胞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标志物,阳性预测值可达70%-80%。但部分患者CA19-9不升高,需结合其他标志物。 2) CEA:结直肠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胆管细胞癌患者CEA可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 3) AFP:肝细胞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标志物,胆管细胞癌患者AFP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但部分混合型肝癌AFP明显升高。 4) CA125:卵巢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部分胆管细胞癌患者CA125可升高,但特异性较低。
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胆管细胞癌的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血清标志物和组织学检查,明确细胞类型是关键。胆管细胞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和全身化疗等。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考虑其他局部治疗手段。
总之,胆管细胞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诊断需结合影像学、血清标志物和组织学检查。CA19-9是胆管细胞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标志物,但需要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明确胆管细胞癌的细胞类型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孙剑男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