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作为一类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口腔癌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预防口腔癌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三要三不要”的预防原则,以提升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并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三要原则
1.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的口腔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口腔内的异常变化至关重要,如溃疡、肿块等。这些异常变化很有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号。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检查频率应适当增加,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口腔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口腔癌,还能发现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龋齿等,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保持口腔卫生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癌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以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同时,定期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减少口腔疾病发生。此外,定期洗牙也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预防牙周病的发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仅能预防口腔癌,还能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减少口腔疾病的困扰。
3. 避免刺激性食物
长期食用过烫、过辣、过硬的食物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建议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热、过辣、过硬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同时,要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腌制、熏制、烧烤等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以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癌具有重要意义。
三不要原则
1. 不要吸烟和过量饮酒
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的风险。戒烟限酒,可以显著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此外,吸烟和饮酒还会增加其他恶性肿瘤和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应该远离烟草和酒精。
2. 不要忽视口腔疼痛
长期的口腔疼痛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出现口腔疼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对于口腔黏膜的溃疡、白斑等异常表现,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口腔癌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3. 不要滥用药物
部分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长期滥用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在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遵循用药规范,以降低药物对口腔黏膜的不良影响。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黏膜的损伤。合理用药,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结
遵循“三要三不要”的预防原则,提高口腔健康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一旦出现口腔不适,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预防口腔癌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通过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没有口腔癌威胁的健康社会。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口腔健康,远离口腔癌的威胁。
许春蕾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