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肺癌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与其他常见疾病混淆,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解肺癌的各种症状,能帮助我们尽早察觉异常,及时就医。
肺癌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烟草烟雾中的多种致癌物质有关。这些物质可以损伤肺组织,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最终形成肿瘤。此外,长期接触某些工业化学品、石棉、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和慢性肺部疾病,也可能增加个体患肺癌的风险。
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1. 持续咳嗽,尤其是咳痰带血。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持续不缓解的干咳或咳痰带血,应引起重视。 2. 胸痛或不适,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胸痛可能与肿瘤侵犯胸膜或肋骨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3. 呼吸困难,活动后加剧。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压迫气道,导致气短和呼吸困难。 4. 声音嘶哑,可能与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有关。喉返神经控制声带功能,受压可导致声音改变。 5. 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或影响食欲有关。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能量,可导致体重进行性下降。 6. 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如肺炎和支气管炎。肿瘤破坏肺组织,降低局部免疫力,容易发生感染。 7. 异常疲劳和乏力。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加上慢性缺氧,可导致全身乏力和疲劳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早期肺癌可能并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因此,对于长期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提高早期发现肺癌的机会。
低剂量螺旋CT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辐射剂量低、敏感性高的特点。与常规胸部X线相比,低剂量螺旋CT能更早发现肺部小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对于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2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
总之,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和常见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开始治疗。通过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我们有望降低这一疾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此外,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癌最重要的措施,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远离烟草烟雾。同时,减少职业暴露,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加强职业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预防肺癌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家族中肺癌的发病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相关基因检测,评估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如化学预防等。
总之,肺癌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有望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而努力。
孙芳
河南省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