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公众在肝癌预防方面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预防措施失效,甚至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将揭示肝癌预防中的常见误区,帮助大家科学预防肝癌,远离疾病风险。
误区一:肝癌只与遗传有关,与生活方式无关 肝癌的发生确实与遗传因素有关,但生活方式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吸烟、高脂肪饮食等,都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研究发现,饮酒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酒精可导致肝脏损伤,增加肝癌风险。吸烟同样与肝癌风险增加相关,吸烟者患肝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此外,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脂肪肝,进而增加肝癌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肝癌至关重要。
误区二:肝病患者一定会发展为肝癌 虽然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并非所有肝病患者都会发展为肝癌。研究发现,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然而,通过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风险。例如,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风险。因此,肝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定期随访,以降低肝癌风险。
误区三:肝癌无法预防 肝癌是可以预防的。研究发现,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接触致癌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肝癌风险。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可降低肝癌风险。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肝癌。
误区四:肝癌筛查没有必要 肝癌筛查对于高危人群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肝癌高危人群包括慢性肝病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长期饮酒者等。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如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肝癌,提高治愈率。早期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因此,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
误区五:肝癌症状明显,容易被发现 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出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研究发现,约40%的肝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因此,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对于早期发现肝癌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以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
总之,正确认识肝癌预防误区,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关注身体变化,让我们远离肝癌风险,拥抱健康生活。通过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我们有望战胜肝癌这一顽疾,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李梦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民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