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诊断:揭开胰腺癌的隐蔽面纱

2025-07-08 08:24:21       3224次阅读

胰腺癌,因其预后极差而被称作“癌王”,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常常被忽视或误诊,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本文旨在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以便揭开胰腺癌的隐蔽面纱。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其功能复杂多样,既参与消化,又影响内分泌。胰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吸烟和饮酒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

腹痛:常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后背,夜间疼痛加剧。

梗阻性黄疸:由于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急剧消瘦:患者体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常伴有食欲不振和乏力。

血糖突然升高:胰腺癌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持续的消化不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并及时就医。目前,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包括: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内镜、CT、MRI等,可发现胰腺内的异常肿块。超声内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胰腺结构,对胰腺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和MRI则可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为临床分期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9-9)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CA19-9是一种糖蛋白抗原,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但需注意,CA19-9的升高并非胰腺癌特有,也可出现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中。因此,CA19-9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但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可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受侵犯组织。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化疗和放疗可用于辅助手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仍处于研究阶段。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信号通路,达到控制肿瘤进展的目的。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些新型治疗手段有望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总之,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提高对胰腺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胰腺癌的治疗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此外,预防胰腺癌的发生也不容忽视。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具有家族遗传史或慢性胰腺炎患者,定期体检和筛查有助于实现胰腺癌的早诊早治。让我们携手努力,揭开胰腺癌的隐蔽面纱,为战胜这一“癌王”贡献力量。

尹晶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北院区

下一篇小细胞肺癌与吸烟: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上一篇肝癌早期诊断的关键:腹部超声检查的作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