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侧,负责生产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了解甲状腺癌的病理基础、早期症状和预防策略对提高早期识别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病理基础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遗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因素有关。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以上,它们通常生长缓慢,预后较好。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的C细胞,分泌降钙素,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未分化癌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生长迅速,预后极差。甲状腺癌的发生还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0-60岁为高发年龄段。
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可能包括: 1. 颈部肿块: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可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2. 声音变化: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饮水呛咳等症状。 3. 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能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固定,无痛。 4. 咽喉部不适或疼痛:可能伴有吞咽困难。肿瘤较大时,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5. 压迫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喘鸣等症状。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预防策略
1. 避免辐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监测甲状腺结构和功能。 2. 适量碘摄入: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过量或不足均可能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建议通过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碘,避免过量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结节的变化。 4.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规律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5. 避免肥胖:肥胖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癌风险。 6. 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定期复查。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的早期识别和预防需要我们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并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赵玉华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