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不仅发病率极高,而且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据相关统计显示,大约80%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或丙肝的背景。这些病毒长期感染肝脏,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因此,病毒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病史采集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第一步。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有病毒性肝炎的病史,尤其是乙肝和丙肝。这些病毒通过持续感染肝脏,可能引发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对于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以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临床表现也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肝癌已经进入晚期。因此,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病毒学检查是筛查乙肝和丙肝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病毒标志物,可以评估患者是否曾感染这些病毒。对于肝癌患者,除了病毒学检查外,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也至关重要。甲胎蛋白(AFP)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肿瘤标记物,7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升高。对于胆管细胞癌,AFP水平可能不升高,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A199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另一重要环节。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发现可疑结节。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快速的检查手段,能够对肝脏结构和大小进行初步评估。一旦发现可疑结节,应进一步进行增强核磁或增强CT检查。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和病变信息,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分期。最新的普美显增强核磁在诊断肝癌方面可能优于增强CT,因为它提供了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和更少的伪影。
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以预防肝癌的发生。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除了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外,还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降低肝癌的风险。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症状。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总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对于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同时,对于出现消瘦、乏力、黄疸等症状的患者,也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对于高危人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以预防肝癌的发生。
龚泽众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