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HCC)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肝癌细胞不仅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还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来促进自身生长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简称MDSCs)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MDSCs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MDSCs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骨髓源性细胞,它们在多种肿瘤的微环境中被广泛发现。在肝癌中,MDSCs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进展。以下是MDSCs在肝癌微环境中的几大作用机制:
抑制T细胞活性
:MDSCs能够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精氨酸酶-1(Arginase-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消耗T细胞所需的精氨酸,并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削弱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削弱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使得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攻击。
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
:MDSCs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前列腺素E2(PGE2),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和扩增,进一步增强免疫抑制微环境。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们能够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
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
:MDSCs能够通过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来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少对肿瘤细胞的清除。NK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MDSCs通过抑制NK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促进血管生成
:MDSCs通过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它为肿瘤细胞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和氧气,同时也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提供了便利。
调节巨噬细胞极化
:MDSCs能够影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极化,促使其向M2型(免疫抑制型)巨噬细胞转变,进一步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以极化为M1型(免疫激活型)或M2型(免疫抑制型)。M2型巨噬细胞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促进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
:MDSCs通过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EMT,增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EMT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它使得肿瘤细胞从上皮细胞表型转变为间质细胞表型,从而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
综上所述,MDSCs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它们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极化状态,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从而为肝癌的免疫逃逸和进展提供支持。理解这些机制对于开发新的肝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于如何靶向MDSCs来打破免疫抑制微环境,恢复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以期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针对MDSCs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MDSCs的招募和积累;2. 阻断MDSCs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3. 促进MDSCs向免疫激活型细胞的转化;4. 增强MDSCs的凋亡。这些策略有望通过调节MDSCs的功能,打破免疫抑制微环境,恢复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除了针对MDSCs的治疗策略外,还可以考虑联合其他免疫治疗手段,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恢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细胞免疫疗法则是通过体外扩增和激活免疫细胞,再将其输回患者体内,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些免疫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MDSCs在肝癌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它们通过多种机制
张小博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