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胆管癌的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其中介入治疗作为新兴方法,在胆管癌综合治疗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通常较差。由于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疾病晚期。介入治疗手段包括胆管支架置入、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这些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
术后患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营养支持。胆管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肝功能不全等原因,常常伴随着营养不良。术后患者应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活动水平,建议每日摄入25-30kcal/kg的能量和1.2-1.5g/kg的蛋白质。
胆管癌患者的肝脏功能减退,胆汁分泌减少,导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因此,术后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每日不超过总能量的20%-30%,并选择易消化的中链脂肪酸,例如橄榄油、鱼油等。这些中链脂肪酸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对胆管癌患者至关重要。患者常伴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因此应适量补充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建议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坚果、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还能增加饮食的多样性,提高患者的食欲。
保持水分平衡对胆管癌患者同样重要,因为胆汁排泄障碍可能导致腹泻、脱水等症状。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约2000-2500ml,并选择温开水、淡茶水等,避免高糖、高咖啡因饮料。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和便秘。
饮食方面,术后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的原则。宜选择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制品、蔬菜等。应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恢复。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肠内营养液、蛋白粉等。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浓度、速度,以免引起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营养补充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和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总结来说,胆管癌介入治疗后的营养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以期早日康复。良好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胆管癌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娄火芹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