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症状以及筛查的重要性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发病因素
1.
雌激素长期刺激
: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内膜持续增生,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这种情况可能由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引起。雌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激素之一,对子宫内膜的生长和修复起着重要作用。但当体内缺乏足够的孕激素来平衡雌激素的作用时,子宫内膜就会过度增生,增加癌变的风险。 2.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这三个因素合称为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它们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代谢紊乱有关。肥胖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内分泌平衡。高血压和糖尿病也与激素代谢紊乱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3.
遗传因素
:约5%的子宫内膜癌与遗传有关,如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是指家族中存在多个子宫内膜癌患者,或者患者本人携带某些遗传突变。这些遗传突变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凋亡,增加癌变的风险。
症状
1.
异常子宫出血
:这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信号,需要引起重视。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出现阴道流血,应尽快就医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2.
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有脓血性排液,并伴有恶臭。阴道排液是子宫内膜癌的另一个常见症状,特别是合并感染时,排液的性质和气味会发生变化。如果出现异常阴道排液,应尽早就医检查。 3.
疼痛
:晚期子宫内膜癌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疼痛是子宫内膜癌晚期的常见症状,提示肿瘤已经侵犯周围组织。如果出现下腹部疼痛,尤其是伴有下肢放射痛,应及时就医检查。
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对于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包括盆腔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等筛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从而在癌变前进行干预和治疗。特别是对于有上述发病因素的女性,定期筛查尤为重要。盆腔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发现异常增生的迹象。子宫内膜活检则可以直接取得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如长期服用雌激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遗传家族史的女性,更应重视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干预。
综上所述,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和症状,配合定期的筛查,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机会。因此,建议广大女性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女性,更应加强筛查,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子宫内膜癌虽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和筛查,是完全有可能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张浩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