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这一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预防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胃癌的病因、症状以及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胃癌的病因
胃癌的病因复杂多样,不良饮食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食用高盐、高脂、烟熏或腌制食品的人群,由于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较高,胃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亚硝酸盐在胃内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则通过激活细胞内的致癌基因,促进胃癌的发生。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也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引发慢性胃炎,长期未能有效治疗则可能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致癌物质更容易侵袭胃黏膜细胞。
遗传因素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人群,如CDH1基因突变,胃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胃癌的症状
胃癌的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蔽,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腹痛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加剧。消瘦也是胃癌患者常见的表现,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加之食欲减退,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胃癌已进入中晚期。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肿瘤侵犯胃出口,导致胃排空障碍所致。黑便则可能是由于肿瘤侵犯胃黏膜血管,引起慢性出血所致。当胃癌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时,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并发症。
早期发现胃癌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胃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可疑病变并进行活检。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
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也是辅助诊断胃癌的重要手段。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在胃癌患者中可能升高,有助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如上腹部CT、MRI等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为胃癌的临床分期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了解胃癌的病因、症状以及早期诊断方法,对于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提高健康意识,改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癌。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胃癌的筛查和监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同时,对于已确诊的胃癌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化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钟尚谕
德阳市人民医院旌湖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