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占比最高的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0%至85%。手术切除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部分局部晚期患者,手术也具有潜在的治愈意义。然而,任何手术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患者及其家属必须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了解,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准备。
首先,麻醉风险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麻醉药物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呼吸抑制或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为降低麻醉风险,麻醉前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使用史,并进行必要的生理功能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此外,麻醉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其次,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手术中另一大风险。手术可能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前,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血管超声等检查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术中和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脑并发症。
手术中还可能发生大出血、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为预防这些并发症,医生需严格掌握手术技巧,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术后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问题。
气胸、液气胸、胸水、肺炎等并发症也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这些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掌握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创伤,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及时的处理。
呼吸功能的受损,包括支气管瘘、胸腔感染、发热、呼吸困难等,也是手术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术前肺功能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术后呼吸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可以降低呼吸并发症的风险。
心脏功能的受损,如心律失常、心衰、呼吸衰竭等,也是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术中和术后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对预防心脏并发症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并发症,术后感染也是手术风险之一。术后感染可导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预防术后感染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
术后疼痛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术后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可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恢复。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使用抗胆碱药、5-HT3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术后肺栓塞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肺栓塞可导致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预防术后肺栓塞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术中和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早期下床活动等,并密切监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
术后深静脉血栓也是需要警惕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术中和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早期下床活动等,并密切监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术中和术后维持稳定的脑血流、使用神经保护药物等。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严密监护,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管理,绝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张文娜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