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免疫系统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以及疾病防御机制的破坏。
免疫系统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关联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清除异常细胞的重要防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其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异常浆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T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有效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数量增加,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防御机制的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免疫抑制细胞的增加:如前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数量增加,这些细胞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等)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2)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高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L1、PD-L2等),与免疫效应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受体结合,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从而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3)肿瘤抗原的丢失或下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能丢失或下调肿瘤特异性抗原,使得免疫效应细胞难以识别肿瘤细胞,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 (4)免疫记忆细胞的耗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记忆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导致机体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记忆反应,从而削弱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
预防和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意义 了解免疫系统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针对免疫系统异常的干预措施,如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可能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新策略。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有遗传易感性、长期环境暴露史等)开展定期筛查,有助于实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总之,免疫系统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疾病防御机制。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