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增强CT和MRI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肝癌的诊断通常首先依赖于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一种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约为60%-70%。AFP水平的动态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约有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可能是正常的。因此,单一的血清学检测并不足以确诊肝癌,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腹部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便捷且成本较低的检查手段,在肝癌的初步筛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能够发现直径达到或超过2cm的肝占位。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而对于普通人群,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然而,超声检查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肝癌结节,尤其是微小肝癌的识别能力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增强CT和MRI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当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如低回声结节时,增强CT或MRI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些病灶的性质。特别是在AFP升高但超声未能发现病灶的情况下,增强CT或MRI对于排查直径小于1cm的微小肝癌显得尤为重要。CT和MRI的增强扫描能够通过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来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肝癌在增强扫描中常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
增强CT和MRI的高分辨率和对比度,使得它们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增强CT和MRI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肝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对于微小肝癌的识别能力尤为突出。此外,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还可以为肝癌的分期、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对于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病灶,肝穿刺活检作为一种确诊手段,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病灶的性质。肝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直接的组织学证据,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识别微小肝癌方面。通过这些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更早地发现肝癌,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因此,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增强CT和MRI检查是预防和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措施。同时,这些检查技术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此外,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对于这些高危人群,除了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外,还应加强肝病的筛查和管理,包括抗病毒治疗、戒酒、控制体重等,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消融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消融治疗和介入治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总之,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增强CT和MRI作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肝癌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这些检查是预防和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肝病的筛查和管理,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沈英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