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染色体缺失:疾病的遗传标记

2025-07-02 07:40:24       3220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机制复杂且多样,涉及遗传、染色体异常、骨髓微环境和免疫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染色体缺失与疾病的遗传标记之间的联系。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中,染色体异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如缺失、易位、倒位等。这些异常可以导致基因的表达失调,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染色体缺失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DNA序列丢失,导致相关基因的丢失或表达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某些特定的染色体缺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例如,13q14.3缺失、17p13缺失、1q21扩增等,这些染色体异常被认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标记。

13q14.3缺失是多发性骨髓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该区域包含多个与肿瘤抑制相关的基因,如RB1基因。RB1基因的丢失或功能异常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13q14.3缺失还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不良相关。

17p13缺失是另一个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染色体异常。该区域包含TP53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53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蛋白。TP53基因的丢失或功能异常会导致DNA损伤修复障碍,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17p13缺失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对常规化疗不敏感。

1q21扩增是多发性骨髓瘤中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该区域包含多个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如CCND1、FGFR3等。这些基因的扩增会导致相关蛋白的过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1q21扩增的患者往往对治疗反应不佳,预后较差。

除了染色体异常,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还与骨髓微环境和免疫调节异常有关。骨髓微环境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如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等。此外,骨髓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可以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染色体异常、骨髓微环境和免疫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染色体缺失作为疾病的遗传标记,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治多发性骨髓瘤,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张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下一篇LDCT筛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上一篇胰腺癌治疗挑战:攻克难题的科学进展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