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大多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与治疗同样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治疗的策略,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治疗体验。
胃癌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开始,直到术后治疗基本结束的整个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面对生理上的挑战,还要应对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心理调适、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特别是术前的营养支持,对于增强患者的肌肉量、提高手术耐受力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会消耗患者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素。因此,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加速康复等都至关重要。术后的营养补充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机体恢复的需求。对于那些因术后胃肠功能减弱而面临消化吸收问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来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体重、血清蛋白水平和营养摄入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此外,科学的营养支持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胃癌患者而言,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这需要医生、营养师和患者共同努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
营养支持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最好在确定手术治疗后即刻着手;其次,营养支持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疾病特点来调整;再次,营养支持应全面,不仅要补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宏量营养素,还要注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最后,营养支持应持续,即使在术后康复期也应持续进行,以保证患者营养的充足和均衡。
在实际操作中,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口服、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口服是首选途径,但当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或口服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则是必要的补充手段。肠内营养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而肠外营养则通过静脉输送营养,适用于完全不能进食的患者。
综上所述,胃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综合管理过程,涉及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和术后康复等多个环节。通过科学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能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每一位胃癌患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申卫单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