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承担着众多关键功能的器官。它在代谢、解毒、蛋白质合成、消化酶的分泌以及凝血因子生成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肝脏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场所,其中肝癌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了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肝癌中,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是两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它们虽同属肝脏癌症,但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肝细胞癌(HCC)起源自肝脏的实质细胞——肝细胞,这些细胞负责生产胆汁和执行一系列代谢功能。HCC的发病与慢性肝病有着密切联系,常见的相关因素包括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等。相比之下,肝内胆管癌(ICC)则起源于胆管系统——肝脏内部的小胆管上皮细胞。ICC的发生与肝硬化无直接关联,但可能与某些胆管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肝吸虫感染等有关。
在临床表现上,HCC和ICC均可引起非特异性症状,例如体重下降、乏力和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然而,由于它们影响的器官和位置不同,某些症状可能有所侧重。例如,ICC可能因为影响了胆管而更早地表现出黄疸,这是由于胆管受阻导致胆汁排泄不畅所致。
在诊断方面,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MRI等是早期识别肝癌的重要手段。对于HCC,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而对于ICC,可能需要依赖CA19-9等其他标志物,但这些标志物的特异性通常不如AFP。因此,选择合适的诊断标志物对于这两种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治疗策略上,HCC的治疗选项较为广泛,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例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靶向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数量、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因素。而ICC由于其位置较深且更易侵犯血管,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且较少进行肝移植。ICC的治疗常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这些方法的组合,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选择。
预后方面,ICC通常预后较差,这与其早期诊断困难、易于转移和手术可切除率较低有关。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均属于肝脏癌症,它们在起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上存在许多本质的区别,需要根据每种癌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两种癌症的认识不断增加,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通过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认识,加强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我们有望进一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
Doctor Zhao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