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多样,其中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肝脏切除术并非没有风险,如何在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和剩余肝脏体积,从而降低术后肝衰竭风险,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担负着解毒、代谢、合成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肝癌患者在术前进行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承受手术带来的生理负担,以及术后肝脏是否能够快速恢复功能。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包括血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影像学评估、肝脏体积测量等。血生化指标检测主要关注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和代谢功能。肝脏影像学评估,如超声、CT、MRI等,可以直观显示肝脏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帮助评估肝脏的形态和功能。肝脏体积测量则通过影像学方法计算肝脏的体积,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参考。这些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剩余肝脏体积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肝脏切除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如果剩余肝脏体积过小,可能会导致术后肝功能不全,进而引发肝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术前准确测量剩余肝脏体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手术切除的范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剩余肝脏体积的评估通常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肝脏功能评估进行,以确保术后剩余肝脏能够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
为了优化手术决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医生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和剩余肝脏体积,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和方式,以及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肝移植等替代治疗方案。其次,术中应尽量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保护剩余肝脏的功能。这可以通过采用精准的手术技术,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此外,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这包括使用肝保护药物、营养支持、控制并发症等,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肝癌切除术中肝脏评估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和剩余肝脏体积,优化手术决策,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肝衰竭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肝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此外,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发展,肝癌的综合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完善,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张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