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演变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将详细探讨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及其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中。三阴性乳腺癌因其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而难以治疗,但PD-1抑制剂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例如,KEYNOTE-522试验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前和术后PD-1抑制剂治疗能够显著提高2~3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从而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进一步的Neo-N研究显示,使用非蒽环类化疗药物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能够使53%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特别是PD-L1表达阳性和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状态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可达到67%~75%。
在非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PD-L1抑制剂avelumab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JAVELIN试验表明,在特定亚组中,avelumab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例如,在IMPASIION 130的Ⅲ期临床试验中,Atezolizumab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在意向治疗人群和PD-L1阳性人群中均观察到了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获益,PD-L1阳性人群的总生存期也有明显改善。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是免疫治疗的另一大重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水平可作为疗效评估和预后的指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TILs水平更高,而在同型乳腺癌中,高TILs水平提示预后较好,对各种治疗的反应也更好。PD-L1表达状态也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PD-L1阳性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往往更好。
在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方面,德达博妥单抗作为一种靶向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能精准杀伤癌细胞,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延缓癌症进展、提高肿瘤缩小概率的效果,且副作用相对温和。
免疫治疗相关研究方向的拓展也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例如,苏州大学团队发现乳腺癌中的4种细菌(如核梭菌)会帮助癌细胞转移,并研发出多价抗菌疫苗,在小鼠实验中使肺转移减少90%,为乳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乳腺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治疗策略,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刘广超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