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手术切除作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技术本身,还与术前评估、肿瘤分期及术后护理等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探讨肝癌手术期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以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
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包括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储备等。Child-Pugh分级是一种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五个方面,将患者分为A、B、C三个等级,以预测肝脏手术的风险和预后。肝功能储备则是评估肝脏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如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清除试验)等。此外,还需对肿瘤分期进行精准评估,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有无侵犯周围组织及远处转移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和预测术后恢复至关重要。肿瘤分期是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肿瘤大小、有无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可将肝癌分为不同的分期。早期肝癌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手术风险和复发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需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治疗策略。
术后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质量的关键。疼痛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首要任务,可通过多模式镇痛方案有效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感染控制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需加强术后监测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此外,还需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营养支持治疗是术后恢复的重要措施,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恢复。
总之,肝癌手术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术前评估、肿瘤分期和术后护理等多个环节。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通过细致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和生存预后。只有综合管理好手术期的各个环节,才能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将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方向,通过整合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慧锴
天津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