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居高不下。然而,通过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肠癌的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凸显了肠癌筛查的重要性。
肠癌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肠癌或癌前病变,以便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肠癌的早期迹象,在疾病发展到晚期之前进行治疗。过去,晚期肠癌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但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现在有更多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例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这种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全程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更多的治疗线数与更长的生存时间相关,贝伐珠单抗等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后续治疗的可能性和生存获益。贝伐珠单抗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肠癌治疗中扮演基石角色,特别是在联合化疗时,能够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肠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定期的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以及针对高风险人群的更频繁监测。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从而发现早期肠癌或息肉。结肠镜检查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检查方式,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发现并移除潜在的癌前病变。
预防措施涉及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针对特定遗传倾向的遗传咨询。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可以降低肠癌的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肠癌,而遗传咨询则可以帮助那些有遗传性肠癌风险的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肠癌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 syndrome)是两种常见的遗传性肠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肠道微生物群等。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肥胖、吸烟和过量饮酒等均与肠癌风险增加有关。
肠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因此,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肠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可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是否有远处转移。内镜检查如结肠镜和直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肿瘤并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是根治肠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早期肠癌,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较好。对于晚期肠癌,手术可能无法根治,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肠癌治疗的新进展,可以为部分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总之,肠癌筛查和预防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还可以达到预防疾病进展和降低死亡风险的目的。通过教育医疗专业人士和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广肠癌筛查的重要性,从而拯救更多的生命。
王宇岭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