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M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病理性增厚,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激素治疗在MN的治疗策略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但通常需要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膜性肾病治疗中激素减量至维持剂量的过渡与调整,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初始评估与联合用药方案选择
在开始激素治疗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清白蛋白水平等重要指标。由于单纯使用激素在MN治疗中效果欠佳,因此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联合方案:
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
:泼尼松作为激素药物,初始剂量通常为每日1mg/kg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天),建议清晨一次性服用,持续4至6周。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可以通过口服每日2-3mg/kg体重,分2-3次服用,或通过静脉冲击疗法,每次0.5-1.0g/㎡体表面积,每月一次,总共6-8次。这种方案能有效控制MN病情,但环磷酰胺的副作用较多,包括骨髓抑制、性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
:泼尼松的用法与上述相同,服用4至6周。他克莫司作为另一种免疫抑制剂,起始剂量为每日0.05-0.1mg/kg体重,分两次口服,维持血药谷浓度在5-10ng/ml。他克莫司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副作用主要包括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震颤、感染等,但相较于环磷酰胺,对性腺的影响较小。
激素减量阶段
在经过初始治疗阶段后,若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表现为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上升、肾功能稳定,可开始激素减量。减量过程中,每2-4周减少原剂量的10%,直至减至每日0.5mg/kg体重时,可将每日一次给药改为隔日给药,即把两天的药量在隔日清晨一次性顿服,以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继续缓慢减量直至停药,整个减量过程一般持续6-12个月,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维持治疗
当激素减量至较小剂量,如隔日0.2-0.3mg/kg体重时,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维持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1-2年甚至更久。在维持治疗期间,仍需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尿蛋白、肾功能、血清白蛋白、血药浓度(针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预防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监测血糖、血压并给予相应处理等。
总结来说,膜性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并在病情控制后逐步减量至维持剂量,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
董青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渝中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