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全身症状的关系,以期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警觉性,助力早期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通常首先出现在颈部或腋下。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累及其他淋巴结区域,如腹股沟和腹部。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统称为“B症状”。
B症状
持续发热
: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有关,这些因子可以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夜间盗汗
:表现为入睡后大量出汗,可能与肿瘤细胞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影响有关,导致睡眠期间体温调节失衡。
体重下降
:与肿瘤细胞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等因素相关,患者可能因肿瘤负担而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
发病机制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增殖侵袭、免疫逃逸等多种因素有关。淋巴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恶性转化的淋巴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可侵入周围组织和器官,形成肿块。同时,肿瘤细胞可分泌免疫抑制因子,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
诊断方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 1.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PET-CT等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病理活检
:通过取得病变组织样本,明确诊断,判断肿瘤细胞的亚型,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防与早期发现
提高对无痛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的警觉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治这一疾病。定期体检,特别是淋巴结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此外,了解家族病史、环境暴露等因素也对早期识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目前,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个体化治疗是未来治疗的发展方向,通过精确识别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
结语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病理机制多样的恶性肿瘤。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对无痛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的警觉性,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可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和多学科团队合作,我们有望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希望。
杨倩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