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这座人体内的“超级工厂”,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功能等多重任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器官。然而,肝癌作为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其隐匿性强,往往在症状显现时已进展到晚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沉默杀手”。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疾病原理、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以增强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肝癌的发病原理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遗传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和威尔逊病等会增加肝癌的风险。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此外,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也会增加肝癌的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肝细胞的基因突变,激活致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从而引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肝脏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代谢,它负责合成和分解多种蛋白质,参与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肝脏还具有强大的解毒功能,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形式,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肝脏还参与免疫防御,通过清除血液中的外来抗原和抗体复合物,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肝癌的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这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症状。肝癌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甲胎蛋白AFP水平)。超声检查因其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成为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CT和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肝脏结构和肿瘤信息,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血液AFP水平的测定也是肝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治疗肝癌的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手术切除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肝移植适用于部分晚期肝癌患者,可以同时解决肝脏病变和肿瘤问题。介入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放疗和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定期体检和高危人群的筛查尤为重要。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已知的风险因素。首先,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风险。其次,避免长期大量饮酒,控制体重,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风险。此外,避免接触已知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肝癌的风险。
总之,肝癌作为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通过了解肝脏的功能和肝癌的发展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这一“沉默杀手”的威胁。只有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肝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林栋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