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代谢重编程:糖酵解与谷氨酰胺代谢的关键作用

2025-07-21 03:14:24       3247次阅读

肝癌,在全球癌症致死率排名中居高不下,其晚期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基因突变、微环境失衡、免疫逃逸及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调控等多个层面。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晚期代谢重编程中糖酵解与谷氨酰胺代谢的关键作用及其对疾病治疗的启示。

在晚期肝癌中,肿瘤细胞通过增强糖酵解和谷氨酰胺代谢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能量需求。糖酵解,也被称为Warburg效应,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优先进行,其中葡萄糖被转化为乳酸。这种代谢改变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了必需的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还产生了免疫抑制性代谢物如乳酸,进一步加剧了肿瘤微环境的失衡。谷氨酰胺代谢作为另一条重要的代谢途径,在肝癌细胞中同样被激活,为肿瘤细胞提供额外的生物合成原料和能量。

代谢重编程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肝癌转移的关键步骤,其中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上调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此外,昼夜节律基因如WEE1的失调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加速转移,这表明代谢途径的改变与肝癌细胞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针对肝癌晚期的代谢异常,当前的治疗策略包括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这些治疗手段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性,或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增强对肿瘤的攻击。联合疗法,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肝癌的驱动基因,并优化生物钟调控疗法,同时基于中国患者的独特病因(如HBV高感染率)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深入理解肝癌晚期代谢重编程的机制,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不仅涉及到能量供应和生物合成,还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耐药性密切相关。糖酵解和谷氨酰胺代谢的增强为肿瘤细胞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同时也产生了免疫抑制性代谢物,加剧了肿瘤微环境的失衡。这种代谢改变与肝癌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治疗方面,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性,或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增强对肿瘤的攻击。联合疗法的应用也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然而,肝癌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肝癌的驱动基因,并优化生物钟调控疗法,同时基于中国患者的独特病因(如HBV高感染率)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深入理解肝癌晚期代谢重编程的机制,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总之,肝癌晚期代谢重编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其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肝癌的驱动基因,并优化生物钟调控疗法,同时基于中国患者的独特病因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为肝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他们的预后。

王振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下一篇RET基因异常肺癌患者的全面治疗策略解析
上一篇警惕胰腺癌:早期识别与预防的科学方法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