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一种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和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这两种癌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均有所不同,因此精准分型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大部分,它是一种由肝脏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通常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相关。胆管细胞癌则起源于胆管细胞,较少见,但预后较差。这两种癌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依赖于定期体检和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肝功能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测定和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手段。AFP水平显著升高常提示肝癌,而超声检查则有助于识别肝脏中的异常结构。对于高风险个体,如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长期酗酒者,应加强监测频率。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对于肝细胞癌(HCC),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早期肿瘤,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较高。介入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也被广泛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对于胆管细胞癌,由于其生长位置和生物学特性,手术切除较为困难,因此治疗策略需兼顾原发灶和转移灶,可能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 MLC)则是由其他部位的癌症如肠癌、胃癌等扩散至肝脏所致。治疗转移性肝癌需要同时关注原发肿瘤和肝脏转移灶,治疗手段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需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和肝脏转移的程度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定期体检和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而精准分型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对于转移性肝癌,需在控制原发肿瘤的同时,对肝脏转移灶进行有效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也在不断增加。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同样重要。避免慢性肝炎的感染,如接种乙肝疫苗,减少酒精摄入,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此外,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和肝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肝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治疗方式的选择等。对于早期肝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可以实现较好的预后。而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尤其是存在广泛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治疗目的更多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进展,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消瘦等症状。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精准分型和综合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加强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以及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肝癌患者的生存希望将不断增加。
谭业儒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