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2025-07-12 08:31:31       3214次阅读

近年来,KRAS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KRAS突变是NSCLC中最常见的致癌基因变异之一,约占NSCLC患者的25%。本文将深入探讨KRAS突变的流行病学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新型KRAS抑制剂的治疗进展和潜力,为KRAS突变型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KRAS突变的流行病学特征 KRAS基因突变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20%-30%,其中KRAS G12C突变占KRAS突变的13%左右。KRAS突变在吸烟者中更为常见,约占吸烟者NSCLC患者的30%-40%。此外,KRAS突变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和生存预后密切相关。KRAS突变型NSCLC患者往往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野生型患者。

KRAS基因突变的基本原理 KRAS基因编码一种GTP结合蛋白,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和增殖调控。KRAS突变导致其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刺激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KRAS突变还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等途径,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新型KRAS抑制剂的治疗进展 尽管KRAS突变型NSCLC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但近年来新型KRAS抑制剂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otorasib(Lumakras)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KRAS G12C突变蛋白,阻断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Sotorasib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35%-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6个月左右。

除Sotorasib外,Adagrasib(MRTX849)等其他KRAS G12C抑制剂也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针对KRAS G12D、G12V等其他突变亚型的KRAS抑制剂也在研发中,有望为更多KRAS突变型NSCLC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选择。

结语 KRAS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新型KRAS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为KRAS突变型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未来,随着更多KRAS抑制剂的上市和临床应用,将有望进一步改善KRAS突变型NSCLC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同时,针对KRAS突变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策略,也将为N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卢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MRI与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上一篇骨肉瘤的预防策略:均衡饮食与适量运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