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症的早期识别尤为重要,其关键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和妇科检查发现异常。异常阴道出血可能是间歇性的或持续性的,量可多可少。妇科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子宫增大或硬实,以及宫颈或阴道的异常。进一步的确诊则依赖于活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癌细胞的存在。活检可以是宫腔镜下活检,也可以是诊断性刮宫,通过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诊。
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手术可以完全去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但放疗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放疗,即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辐射来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分裂和增殖的治疗方法。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放疗主要有两种形式:外照射和内照射(也称为近距离放疗)。外照射使用高能X射线从体外穿透至肿瘤,直接对肿瘤区域进行照射;而内照射则将放射源放置在肿瘤附近,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照射。内照射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消除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的微小残留肿瘤细胞。
放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消除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的微小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其次,对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此外,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可以提供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放疗可以减少出血,缓解疼痛,改善局部症状。
近年来,放疗技术不断进步,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应用,使得放射剂量更精确地定位于肿瘤,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调强放疗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和大小调整射线强度,而图像引导放疗可以实时监测肿瘤位置变化,确保射线精确照射。此外,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即同步放化疗,也被证明可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化疗药物可以增强放疗的敏感性,放疗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穿透力。
尽管放疗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红肿、疲劳、恶心和腹泻等。皮肤红肿是由于射线对皮肤的直接损伤,疲劳是由于射线对正常细胞的影响,恶心和腹泻可能是由于放疗对肠道的损伤。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沟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副作用。例如,使用抗恶心药物可以减轻恶心,使用止泻药物可以减轻腹泻。
总之,放疗作为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不断得到拓展和提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重视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对抗子宫内膜癌这一妇科恶性肿瘤,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郭立兵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