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因而手术作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系统地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术前评估是围手术期管理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风险的评估。在这一阶段,对患者肝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这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完成,包括肝功能酶谱、蛋白水平等指标。此外,肿瘤分期也是评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手段,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是否存在转移,从而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全身状况评估也不可忽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态、心血管功能等,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带来的生理压力。
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充分的术前准备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心理辅导是术前准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可以有效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配合度。此外,术前的营养支持和肠道准备也是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而肠道准备则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手术过程是围手术期管理的核心环节,精准的手术操作和术中的严密监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肝功能来决定,可能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或其他微创手术。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术后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而康复训练则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术后辅助治疗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个体化的术后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围手术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和科学管理。术前的充分评估和准备、术中的精准操作和严密监控、术后的严密监测和康复训练,以及必要的辅助治疗,共同构成了围手术期管理的完整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围手术期管理,为肝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尤长宣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