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霍奇金淋巴瘤:从发病机制到治疗进展

2025-07-13 06:08:43       3211次阅读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以里德-斯特恩伯格细胞(Reed-Sternberg cell)的出现为特征,该细胞是HL的标志性细胞。本文将深入探讨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一、发病机制 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HL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家系研究表明,HL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高,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H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BV感染的淋巴细胞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从而增加HL的风险。

免疫异常:HL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影响淋巴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分化。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受者等,HL的发病率较高。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暴露等环境因素也与HL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长期接触某些工业化学品,或接受放射线治疗,可能增加HL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 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淋巴结肿大:通常首先表现为颈部、锁骨上或腋窝等处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坚实,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这些症状反映了HL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其他:如脾肿大、肝脏受累等。晚期HL可侵犯骨髓,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表现。

罕见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酒精疼痛等罕见症状,与HL特有的免疫反应相关。

三、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淋巴结活检和组织学检查。通过淋巴结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结合免疫组化等技术,可明确诊断并分型。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分期。

淋巴结活检:是诊断HL的关键步骤。通过细针抽吸或手术活检,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组织学分型:HL可分为经典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两大类,进一步分为多个亚型。组织学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免疫组化:通过检测里德-斯特恩伯格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如CD15、CD30等),可进一步确诊HL。

影像学检查:CT、PET-CT等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分期和疗效。PET-CT对HL的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包括:

化疗:化疗是HL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有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和BEACOP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丙卡巴嗪、泼尼松)等。ABVD方案相对温和,适用于早期、低危患者;BEACOPP方案疗效较好,但毒性较大,适用于晚期、高危患者。

放疗:对于早期、局限性病变的患者,放疗可作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对于化疗后残留的病灶,放疗也具有重要价值。

靶向治疗:针对某些特定分子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如CD30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已在HL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对于复发或难治性HL,CD30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

免疫治疗: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HL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PD-1/PD-L1抑制剂通过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对部分HL患者有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高危或复发难治性HL,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

总之,霍奇金淋巴瘤作为一种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均具有复杂性。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HL的认识不断丰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未来,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HL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符祥俊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抗凝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必要性
上一篇胃癌早期信号:识别消化不良和体重减轻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