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肝癌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时,手术常被视为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而在进行肝癌手术之前,全面而细致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术后恢复质量的关键步骤。其中,血液检查作为术前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值得深入探讨和理解。
血液检查的重要性
1. 评估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通过血液检查,我们可以测定一系列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和代偿能力,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凝血功能
肝癌患者往往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这会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并据此指导术中出血预防措施。
3. 评估营养状态
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通过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据此指导术前的营养支持治疗。
4. 筛查感染
感染是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通过血液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状况,并据此指导术前的感染预防和治疗。
5. 评估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评估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通过检测肌钙蛋白(cTnI)和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从而评估手术风险。
血液检查的实施方法
1. 采血时间
为了获得最准确的评估结果,血液检查通常在手术前1-3天内进行。这个时间窗口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采血方法
采血过程应使用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在肘静脉处采血5-10ml。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注意避免污染,确保标本的纯净性。
3. 标本处理
采得的血液标本应及时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标本的保存和运输条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解读
专业的检验医师会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检查作为肝癌手术前一项重要的评估手段,通过规范的血液检查,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营养状态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质量。患者和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术前血液检查的重要性,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何玉川
南乐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