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手术切除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是实现治愈的关键步骤。然而,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可能伴随的风险,是患者和医生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大出血与气胸的风险及其处理方法。
首先,手术中的大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出血可能导致患者突发性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肿瘤侵犯大血管、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为降低大出血风险,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凝血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以明确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术中,外科医生需精准操作,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同时,手术室应配备充足的血液制品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大出血,迅速的止血和输血是关键措施。止血方法包括使用止血钳、电凝、止血带或止血纱布等,输血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失血量来决定。此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也是处理大出血时的重要环节。
其次,气胸是肺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肺切除术后。气胸发生的原因可能包括肺组织损伤、空气泄漏或胸腔内压力变化等。预防气胸的关键在于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并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呼吸状况。一旦发生气胸,根据气胸的严重程度,可以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镜下修补漏气部位等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将积气排出,减轻肺压迫;胸腔镜下修补则是通过微创手术,找到漏气部位并进行修补,从而减少气体泄漏。对于严重的气胸,可能需要开胸手术来彻底解决问题。
除了大出血和气胸,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还可能伴随其他风险,如心脑血管意外、呼吸和心脏功能受损等。心脑血管意外可能与手术应激、麻醉药物或患者基础疾病有关。呼吸和心脏功能受损可能与肺切除范围、手术创伤或患者术前肺功能不佳有关。这些风险的防控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包括麻醉师、外科医生、护士以及重症监护团队等。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严密监护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排除手术禁忌症,优化患者的一般状况;术中操作要尽量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总之,尽管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精确的手术指征把握、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严密监护,绝大部分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愈希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手术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预后。
沈秋荣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