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手术切除作为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环节与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治疗进展,以期帮助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更全面地理解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治疗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涵盖了从手术前到手术后的整个治疗周期。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是围手术期治疗的基石,对于确定患者是否适宜手术至关重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如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此外,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肝脏储备功能是否足以承受手术带来的负担。这通常涉及血液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肝脏功能测试等。患者的全身状况、营养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样不容忽视,它们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的恢复速度。术前评估还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对手术的信心和积极态度,这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术中处理:
手术过程中,精准切除肿瘤是提升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医生需在确保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健康肝组织的损伤,以维持术后肝脏功能。术中止血技术的进步,有助于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术中还需要注意保护肝门静脉和肝动脉,以免影响术后肝脏的血液供应。对于部分复杂病例,术中可能需要采取肝脏移植等更为复杂的手术方式。
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是围手术期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术后疼痛的管理、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都是恢复期的重点。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特别的药物支持来改善肝功能,促进术后恢复。此外,术后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包括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挑战与进展:
肝癌围手术期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肿瘤的异质性、患者肝功能的个体差异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管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此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未来的治疗进展可能包括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前沿技术,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开发出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肝癌围手术期治疗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阶段的复杂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治疗手段和策略,以应对围手术期治疗中面临的挑战,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战胜肝癌这一顽疾,为患者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龚健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