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其晚期管理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详细探讨晚期肝癌管理中的筛查与诊断策略,以及它们在早期识别和干预中的重要性。
肝癌的全程管理核心在于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依据现有的临床证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科学合理的管理及治疗计划。这一过程强调针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诊断,并关注治疗的关键环节。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中晚期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方式,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和药物,有计划、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这种综合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例如,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用,已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围术期策略:这一策略包括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和辅助治疗三个部分。
新辅助治疗旨在术前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术后生存期。通过术前的积极治疗,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好的手术条件和预后。常用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转化治疗帮助原本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通过治疗转化为可手术状态,以实现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这种治疗方式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常用的转化治疗方案包括TACE、RFA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等。
辅助治疗术后应用,减少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在于其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等。
免疫联合局部治疗:这种策略利用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等)的协同作用,可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肿瘤负荷,改善患者预后。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例如,PD-1/PD-L1抑制剂联合TACE或RFA治疗晚期肝癌,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针对不可切除HCC(uHCC)的治疗:目标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同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多学科团队(MDT)指导下,以OS为主要考量指标,制定治疗方案。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平衡。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TACE、RFA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精准治疗:晚期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因突变、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对于免疫微环境活跃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免疫治疗等。
患者全程管理:晚期肝癌患者的全程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MDT)的紧密合作,包括肿瘤科、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MDT团队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MDT团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心理支持、疼痛管理等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晚期肝癌的全程管理要求在MDT框架内,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路径。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肝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肝癌的科普宣教,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促进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以期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杨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