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放疗能够有效地杀灭癌细胞,控制肿瘤的进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其中脑水肿就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将详细解析脑水肿的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进行生活调整,平稳度过治疗期。
脑水肿的成因 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脑部组织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尤其是在高剂量的照射下,脑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形成脑水肿。此外,放射线还可能损伤脑部的微循环系统,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进一步加剧脑水肿的形成。因此,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的精确控制对于减少脑水肿的发生至关重要。
脑水肿的症状 脑水肿的症状较为多样,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水肿的范围和程度有关。轻度脑水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头痛和不适,而重度脑水肿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脑水肿还可能引起癫痫发作、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因此,对于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尽早进行评估和处理。
脑水肿的应对方法 针对脑水肿,临床上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激素等药物,减轻脑水肿,缓解症状。利尿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可以减少脑脊液的生成,促进水分排出,降低颅内压;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以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脑水肿的形成。 (2)脱水治疗:在必要时,可以采取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的压迫。脱水治疗包括限制液体摄入、使用高渗盐水等,以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含量,减轻颅内压。 (3)支持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营养支持、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机体对脑水肿的耐受能力。 (4)放疗调整:在必要时,可以调整放疗计划,减轻对脑部的照射剂量,降低脑水肿的风险。通过精确控制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可以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 (5)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脑组织中的氧气浓度,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况,促进脑水肿的消退。
总之,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来说,在放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和家属应充分了解脑水肿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做好生活调整,以期平稳度过治疗期,争取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脑水肿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放疗调整、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脑水肿,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庄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