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尽管同为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归因于乳腺癌患者间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显著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研究取得显著进展,这对于理解其转移机制、预测转移模式和特点、优化治疗策略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主要包括: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样型(三阴性乳腺癌)和正常乳腺样型。这些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在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和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管腔A型乳腺癌:这类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HER2通常不表达或低表达。这类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管腔A型乳腺癌患者通常表现为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长的生存期,这与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管腔B型乳腺癌:与管腔A型相似,也表达ER和/或PR,但HER2表达水平较高。这类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敏感。管腔B型乳腺癌患者在接受HER2靶向治疗的同时,结合内分泌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这类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HER2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这类乳腺癌的疗效。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接受HER2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基底样型(三阴性乳腺癌):这类乳腺癌不表达ER、PR和HER2,占所有乳腺癌的10%~20%。这类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较为侵袭,预后相对较差,但对某些化疗药物敏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由于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治疗较为困难。但近年来,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药不断涌现,如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正常乳腺样型乳腺癌:这类乳腺癌分子特征与正常乳腺组织相似,占所有乳腺癌的5%~10%。这类乳腺癌预后较好,但治疗较为困难。正常乳腺样型乳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临床上可采取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策略。例如,对于管腔A型和管腔B型乳腺癌,可采取内分泌治疗;对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可采用HER2靶向治疗;对于基底样型乳腺癌,可采用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等。此外,近年来新药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CDK4/6抑制剂、PARP抑制剂等,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新药和新技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有望取得更多突破,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未来,我们期待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影像学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乳腺癌的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奠定基础。
郭理杏
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