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在于B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这种增殖不仅涉及遗传学上的异常,也与免疫学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DLBCL的疾病原理以及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
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等。由于症状的非特异性,诊断常常需要依赖于对疑似淋巴结的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认肿瘤细胞的类型。此外,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也是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治疗方面,DLBCL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和放疗。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疗方案(R-CHOP)被广泛认为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然而,约有40%的患者对初次治疗无反应或最终复发,因此对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DLBCL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遗传学异常和免疫微环境的治疗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例如,针对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开发,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都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此外,细胞治疗,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为DLBCL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特定的肿瘤细胞,CAR-T疗法在部分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总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正逐步从传统的化疗放疗模式,转向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随着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DLBCL患者的预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吴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