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治疗策略:个体化与规范化的平衡

2025-07-07 09:44:59       3214次阅读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有较高排名。甲状腺癌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多种类型,其中大部分发展慢、恶性度低,当前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已超过80%。

在公众认知中,甲状腺癌存在很多误区,随着体检普及和健康意识增强,约60%-70%的城市人群通过常规甲状腺超声筛查发现结节,但普遍混淆“结节”与“癌”的概念。这导致一部分人因发现毫米级结节过度焦虑,甚至要求非必要的手术干预;而另一部分则忽视超声报告中“低回声”“微钙化”等提示性描述,延误诊治。

在早筛方面,公众认知存在两极分化。一方面,部分高教育水平人群过度关注筛查;另一方面,低收入、老年及农村群体因健康意识薄弱或医疗资源匮乏,筛查率不足20%。

治疗方面,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平衡个体化与规范化,应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机械套用指南忽视个体差异,如对不耐受手术者强行开刀;二是过度‘定制’偏离循证原则,如对高危患者滥用消融导致转移风险。最终目标是实现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协同优化,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理念。

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情阶段、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对于早期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等。术后可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潜在的癌细胞。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除了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外,还可能需要使用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

个体化治疗策略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年纪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更为保守的治疗方式。而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则可能倾向于更为积极的治疗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规范化治疗则要求医生遵循临床指南和治疗原则,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包括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使用放射性碘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规范化治疗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需要在个体化和规范化之间找到平衡。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遵循临床指南和治疗原则,以实现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协同优化。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配合治疗。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甲状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罗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部

下一篇放疗技术革新:肝癌治疗的新希望
上一篇提升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物理与心理联合疗法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