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高发。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生存率降低。因此,开展有效的鼻咽癌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筛查方法、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内容,以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和重视。
一、鼻咽癌的发病机制
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淋巴瘤和鼻咽癌等。鼻咽癌患者体内EB病毒抗体水平往往显著升高,因此,通过检测EB病毒抗体可作为筛查鼻咽癌的重要手段。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鼻咽癌的筛查方法
1.EB病毒抗体检测
EB病毒抗体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EB病毒抗体水平,可初步判断鼻咽癌的风险。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体内EB病毒抗体水平往往显著升高,因此,EB病毒抗体检测可作为筛查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对于EB病毒抗体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和鼻咽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鼻咽癌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鼻咽部CT和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鼻咽部结构,发现早期肿瘤。CT检查利用X射线技术,能够提供鼻咽部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发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MRI检查则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产生图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鼻咽部CT和MRI检查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是鼻咽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3.鼻咽镜检查
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咽部病变,提高肿瘤检出率。鼻咽镜是一种细长的管状仪器,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鼻咽部,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鼻咽部的病变情况,对于发现早期肿瘤具有重要意义。鼻咽镜检查具有直接、准确等优点,但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因此,鼻咽镜检查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并采取适当的麻醉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4.鼻咽部活检
对于影像学检查和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鼻咽部活检,明确诊断。活检是通过取得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鼻咽部活检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使用活检钳从鼻咽部取得肿瘤组织,然后送病理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鼻咽部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准确率高,是鼻咽癌确诊的金标准。
三、鼻咽癌的预防措施
除了医学检查外,改善生活习惯对于降低鼻咽癌发病风险也至关重要。吸烟和饮酒是鼻咽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鼻咽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饮酒者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5-2倍。此外,过量摄入腌制食品可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因此应减少腌制食品摄入,保持均衡饮食。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患癌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影像学检查、鼻咽镜检查和EB病毒抗体检测等筛查手段,结合改善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鼻咽癌早期发现率,降低病死率,减轻社会负担。对于高危人群,如南方地区居民、EB病毒抗体阳性者等,更应重视鼻咽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鼻咽癌的预防和筛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鼻咽癌的科普宣传,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才能有效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武秀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