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其隐匿性强、晚期治疗难度大而为人们所熟知。在中国,肝癌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位居前列,其中大约80%的肝癌与慢性肝病如乙肝、肝硬化等有关。因此,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显得尤为关键。
为何肝癌需要早诊早筛?
肝癌在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此时治疗难度增大,患者的生存率也会显著下降。然而,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肝癌,通过手术、消融等治疗手段,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70%。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哪些人需要重点筛查?
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尤其是未规范治疗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长期酗酒或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者、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实现早期诊断。
肝癌早筛的“黄金组合”
肝癌早筛的“黄金组合”包括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经济、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肝脏肿块;AFP检测作为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然约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可能不升高,但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而对于肝硬化患者,则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警惕肝癌的“小信号”
尽管肝癌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如右上腹隐痛或胀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腹胀、下肢水肿(可能提示腹水)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预防肝癌,从日常做起
预防肝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感染;其次,规范治疗肝病,乙肝/丙肝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定期随访;再次,戒酒限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此外,远离霉变食物,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最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脂肪肝的发展。
行动起来,别让肝癌“沉默”
肝癌虽然凶险,但通过早诊早筛能显著改善预后。高危人群应立即制定筛查计划,并坚持定期复查;普通人群也应关注肝脏健康,在体检时加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若筛查发现异常,请及时到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切勿拖延。
早一步发现,多一份希望!让我们共同守护肝脏健康,提高肝癌早诊早筛意识,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内容参考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及权威医学共识,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张文天
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