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尤其高发,严重影响着国民的健康。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肝癌患者失去手术机会的比例和原因,并探讨如何通过转化治疗等手段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
肝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如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许多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就医时,肿瘤已较大,并可能伴有血管侵犯、远处转移或肝功能较差等情况,使得手术切除变得困难或不可行。据统计,大多数中国肝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机会。
中国是乙型肝炎大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的肝炎可逐渐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肝癌更容易扩散和血管侵犯。此外,尽管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但由于意识不足、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很多患者并未进行规律的早期筛查。肝癌的特点是疾病进展相对较快,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在中国,许多肝癌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这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也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因此,大多数中国肝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转而依赖于转化治疗等手段以期获得手术机会或延长生存期。转化治疗是指通过非手术治疗手段(如介入、靶向、免疫治疗等)使中晚期肝癌患者肿瘤缩小、降期,从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转化治疗是目前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热点,有望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转化治疗的策略包括多种,例如:
介入治疗:通过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方式,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向肿瘤局部输送化疗药物,以期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TACE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血供,同时对肿瘤细胞造成直接的化疗药物损伤,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
靶向治疗:特定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通过精准打击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机制,对抗肿瘤细胞,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治疗手段。
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转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使得原本不可手术的肿瘤变为可手术,或者至少能够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总之,中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包括早期症状不明显、肝炎背景、筛查普及率不高、疾病进展迅速以及合并肝硬化等。通过转化治疗等手段,有望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获手术机会,改善预后。未来,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意识、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是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此外,加强基础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也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防治策略,我们有望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患者的规范管理,减少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
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意识,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加强肝癌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推广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肝癌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赵莹莹
淄博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