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恶性肿瘤,以其高死亡率和复发率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攻破的难题。本文将系统探讨围术期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性,特别关注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FLR)转化和肿瘤学转化的作用。
围术期治疗,是指围绕肝癌手术全过程的治疗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这些治疗手段对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发挥着关键作用。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实施的治疗,目的是减轻肿瘤负担、控制潜在微转移,并增加肿瘤的可切除性。对于存在术后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尤为关键。这类患者可能表现为微血管侵犯、肉眼癌栓、多发肿瘤或卫星结节等特征。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切除率。
术中治疗是围术期治疗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手术过程中,通过术中超声检查和术中射频消融等技术,可以确保彻底清除肿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减少术后复发,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术后辅助治疗关注于手术后的治疗。通过局部治疗(如经动脉介入、放疗等)和系统性药物治疗,可以消灭残余的微小病灶,防止复发。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由多学科团队(MDT)共同决策,涵盖外科、介入科、放疗科、肿瘤内科、感染科或肝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领域,以确保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和最优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原本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转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FLR转化通过干预手段增加剩余肝脏体积,使其达到安全手术切除的标准。肿瘤学转化则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使肿瘤缩小或降期,从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这两种转化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
FLR转化与肿瘤学转化在肝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围术期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这些治疗手段,以期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对于围术期治疗的研究,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肝功能、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新辅助治疗的优化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周期,以实现最佳的肿瘤缩小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
术中治疗技术的创新
:探索更精确、更安全的手术技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
术后辅助治疗的跟进
:如何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病理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转化治疗的评估
:对于FLR转化和肿瘤学转化的患者,需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以预测转化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强化
:通过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围术期治疗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伍慧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