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肿瘤分期紧密相关。在中国,CNLC分期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临床评估中,该系统根据肿瘤的特征、肝功能、体力活动状态及有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等因素,将肝癌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Ⅳ期,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的分期框架,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决策。
CNLC Ⅰa期是肝癌相对早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患者的体力活动状态评分为0~2分,肝功能Child-Pugh A/B级,肿瘤为单个且直径不超过5厘米,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由于肿瘤较小且未发生远处转移,Ⅰa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这一阶段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进入CNLC Ⅰb期,患者的肿瘤特征与Ⅰa期相似,但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或存在2~3个肿瘤,每个肿瘤的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尽管肿瘤大小或数量有所增加,Ⅰb期患者的生存率仍相对较高,但低于Ⅰa期。这提示我们,即使肿瘤略有增长,及时治疗仍然可以提高生存率。
CNLC 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肿瘤数量和大小进一步增加,Ⅱa期患者有2~3个肿瘤,最大直径超过3厘米,而Ⅱb期患者肿瘤数目至少为4个,不论肿瘤直径大小。这两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生存率随着肿瘤数量和大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对于Ⅱ期患者,治疗策略的调整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CNLC Ⅲa期和Ⅲb期患者的生存率进一步降低。Ⅲa期患者的肿瘤不论大小和数目,存在影像学可见的血管癌栓,但无肝外转移。Ⅲb期患者则存在肝外转移,不论是不是有血管癌栓。肝外转移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这要求我们在治疗中更加注重对转移灶的控制。
CNLC Ⅳ期是肝癌的晚期阶段,此期患者的体力活动状态评分为3~4分,或肝功能Child-Pugh C级,不论肿瘤的大小和数目,不论有无血管癌栓和肝外转移。此期患者的生存率最低,预后极差。对于Ⅳ期患者,治疗的目标转向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晚期原发性肝癌精细化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版)》针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提出了更为精细的分类管理,建议以肝功能Child-Pugh B7为界进一步分组,并对IIIa/IIIb期患者提出具体的治疗推荐意见。这一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体现了对肝癌治疗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追求。
综上所述,肝癌的CNLC分期系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评估肝癌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工具。随着分期的增加,肝癌患者的生存率逐渐降低,预后变差。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丁芋友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