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因其隐匿性强、预后差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早期的识别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解析胰腺癌早期的一些关键症状,帮助公众提高警觉。
胰腺是位于腹部深处的一个腺体,主要负责分泌胰液帮助消化以及调节血糖水平。胰腺癌早期症状通常较为隐匿,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黄疸、血糖异常和脂肪泻等。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诊断延迟。
上腹疼痛:许多胰腺癌患者在早期会有上腹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通常在进食后加剧。由于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胃炎或胃溃疡。疼痛可能与胰腺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有关。研究表明,胰腺癌患者的上腹痛发生率约为70%-80%,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
消化不良:胰腺癌早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和恶心。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容易被忽视。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40%-50%。
体重下降:胰腺癌患者可能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胰腺功能受损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体重下降可能与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胰腺癌患者的体重下降发生率约为50%-60%。
黄疸:当胰腺癌侵犯到胆管时,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的黄染,以及尿液颜色变深。黄疸可能与肿瘤压迫胆管、胆管炎症等因素有关。胰腺癌患者的黄疸发生率约为30%-40%。
血糖异常:胰腺癌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表现为高血糖或糖尿病症状。胰腺癌侵犯胰岛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调节障碍。胰腺癌患者的血糖异常发生率约为20%-30%。
脂肪泻:由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脂肪不能被充分消化,导致脂肪泻,表现为大便中带有油滴,呈淡黄色。脂肪泻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需要引起重视。胰腺癌患者的脂肪泻发生率约为10%-20%。
早期胰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内镜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CA19-9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可评估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约为80%-90%,特异性约为70%-80%。而肿瘤标志物CA19-9的诊断价值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约为50%-60%和80%-90%。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早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2019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早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20%-30%,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10%。
总之,胰腺癌早期识别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胰腺癌早期症状的认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有望降低其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加强胰腺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对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我们才能真正战胜胰腺癌这一“癌中之王”。
韩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