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在众多治疗手段中,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方式。然而,手术切除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术前对肝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术前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通过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癌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重要生理功能。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准确评估肝功能是决定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通常包括血清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等。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代谢能力,但传统的血清学指标并不完全能够准确预测肝脏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因此,需要更复杂的评估方法,如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清除试验)来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
ICG清除试验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ICG,然后测量血液中ICG浓度下降的速率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该试验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肝脏的代谢和清除能力,对预测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ICG清除试验,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肝脏是否有足够的储备功能来承受手术,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剩余肝脏体积的评估同样重要,尤其是在进行肝切除手术时。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需要承担全部的肝脏功能,因此,足够的剩余肝脏体积是保证术后肝功能恢复和避免术后肝衰竭的关键。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剩余肝脏体积,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通过Child-Pugh评分等临床评分系统综合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手术风险。
术前肝功能评估不仅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还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策略,如局部消融、介入治疗等,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风险。而对于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更为积极的手术治疗,如肝切除或肝移植。此外,术前肝功能评估还可以指导术后的个体化治疗和随访,以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总之,术前肝功能评估是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肝脏储备功能和剩余肝脏体积的综合评估,医生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效降低术后肝衰竭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精准、高效的评估工具,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多学科团队(MDT)的合作也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包括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决策,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房锋
天津市肿瘤医院